-
合法股票配资 一文读懂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负债端
发布日期:2025-01-24 12:27 点击次数:120图片
我们在《一文读懂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资产端》一文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科目进行了分析解读,本篇是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将对负债端科目进行介绍。
01
—负债端结构概览截至2022年9月,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规模为371.75万亿,从结构上看,目前主要构成是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规模约231.91万亿,占比约62.4%;债券发行规模37.79万亿,占比10.2%;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规模26.95万亿,占比约7.2%;对中央银行负债规模12.01万亿,占比约3.2%;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规模11.96万亿,占比约3.2%等。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历史上看,最近十几年来,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端结构也呈现了如下几点特征变化:
1、虽然目前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占比最高,但长期以来这个占比在持续回落,从2006年高点73.7%下降到当前的62.4%。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银行理财、基金等资管产品的蓬勃发展导致的“居民存款”搬家。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债券发行占比在持续攀升,占负债比例从06年的5.9%提升至当前的10.2%。受居民“存款搬家”影响,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同业负债的依赖。与之对应的是,同业存单发行规模的不断增加,并推动该项目占比上行。
2013年,央行发布了《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此后,同业存单开始逐渐成为商业银行获取的同业负债的重要工具。来自上清所的托管数据显示,同业存单的存量规模迅速从2014年初的340亿元上涨到2017年末的8万亿,此后逐渐进入了平缓期,截至2022年9月末,同业存单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4.52万亿。
3,2013年后,对央行负债规模和占比持续上升,从2013年的0.8%提升至当前的3%。这与同期国内基础货币投放模式从外汇占款时代转向央行主动投放时代相关。
现在,我们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负债端科目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下面将对负债端各科目及其细分项的具体含义、历史变化等进行详细的分析解读。
02
—负债端分项详解在这一章,我们将着眼于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端,按照公布的资产负债表各科目顺序,对各负债科目进行逐一讲解。
图片
2.1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
截至2022年9月,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科目余额为231.9万亿,占总负债比例为62.4%,是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的绝对主力。该科目又细分为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和其它负债三个二级科目。其中纳入广义货币存款为主体,截至2022年9月为220.9万亿,占比约95%。而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为5.9万亿,其它负债为5.1万亿,合计占比约5%。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主要是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其中单位存款包括单位活期存款和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53%)占比略高于单位存款(47%);单位存款中活期存款(25%)占比略高于定期存款(22%)。
历史上看,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在3、6、9、12月,该科目的规模都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上行;而在的2、4、7、10月等月份,该科目的规模则或多或少的会出现的下滑。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这种季节性变化的背后可能与企业缴税、政府财政支出等因素有关。一般2、4、7、10月往往是企业缴税大月,企业存款会向政府存款转变(货币流入国库,广义货币减少),并带动增量规模下滑。另外,3、6、9、12月则是季末财政支出“突击花钱”的大月,此时财政存款则会开始向企业存款转变(货币流出国库,广义货币增加),并带动该科目规模明显走高。
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存款主要包括可转让存款和其他存款,其中可转让存款为指银行发行对持有人偿付具有可转让性质的定期存款凭证。凭证上载有发行的金额及利率,还有偿还日期和方法。
对其它存款,央行并未给予较为明确的解释,我们只能通过其它数据进行推测。因为广义货币是衡量人民币供给总量的,因而只包含人民币存款,而外币存款同样是其它存款性公司的负债。因而,我们推测其它存款中包含部分外币存款。由于境外主体的外币存款一般计入国外负债科目,因而纳入其它存款的可能主要是境内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外汇存款。
加总2022年9月末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中境内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外币存款,合计为5904亿美元,按当时汇率折算为约4.2万亿人民币。而同时点其他存款规模约3.6万亿的,考虑到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统计范围大于其他存款性公司,因此其他存款性公司的不纳入广义货币的其他存款规模与存款类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境内住户和非金融企业外币存款规模大致相当。从下图也可以看出,长期以来二者规模和走势基本一致。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非金融机构和住户负债中其它负债则更难获得准确的解释。从数据关系来看,这部分应该不包含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峰值时期规模大于这部分,定义上结构性存款依然是存款,应该在对住户存款和单位存款中。而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等均计入了对其它金融公司负债中,因而也不在这体现。我们唯一能从结构上确定的是,其它负债高度集中于大行。例如截至2021Q3,对非金融机构和住户负债中的其它负债规模为5.7万亿元,其中大型银行规模为5.1万亿元,占比近九成。因而推测这部分可能是某些特殊的账户安排。从下图也可以看出,长期以来二者规模和走势基本一致。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2对中央银行负债
对中央银行负债就是其他存款性公司从央行借入的资金,与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科目相对应。
比如央行通过MLF、再贷款、OMO等货币政策工具向商业银行一共净投放了100元,那么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资产端“储备资产”科目增加100元,同时负债端对“中央银行”负债增加100元。而央行资产负债表则体现为,资产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负债端“储备货币: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同时增加100元。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从历史上看,对中央银行负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3年之前,这时候国内尚处于外汇占款时期,央行被动投放大量资金,央行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发行央票等方式从其他存款性公司手上回笼投放的资金,体现在资产负债表里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对中央银行债权”的走高。请参见上右图红色虚线(代表2013年)左侧部分。
第二阶段是在2013年之后,随着外汇占款被动投放时期过去,央行创设了大量的货币政策工具用来投放基础货币,比如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PSL)、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临时流动性便利(TLF)等等。
与此对应的是“对中央银行负债”科目规模从2013年底的1.2万亿元扩张至2022年9月的12万亿元,占总负债比重由0.8%上升至3.2%。请参见上左图红色虚线右侧部分。
对中央银行负债,意味着是中央银行的资产。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端“对中央银行负债”科目对应着央行负债表资产端的“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科目。从历史走势上也能够看到这两项在规模和走势上十分接近。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我们从上图看到这两项并不完全一致,背后的原因可以分两个阶段解释。2019年之前两者的差距可能与央行和银行记录存款准备金的时间点不一样。2019年以后财政性存款和政府存款之差主导了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中央银行负债差异的走势。
2.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都属于同业负债,因此放在一起来介绍。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主要包括从其他存款性公司吸收的同业存放、拆入资金以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主要指从其他金融性公司吸收的存款和拆入款项等,主要包括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券商资管及基金公司存款、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等。
截至2022年9月,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规模约12万亿,占比约3.2%;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规模约27万亿,占比约7.2%。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即来自银行同业的负债)并不会纳入广义货币。与资产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类似,始于2017年的去杠杆和金融监管压缩了银行同业业务规模,也导致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规模从2017年的高点14万亿开始出现压降,截至目前下降了约2万亿。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分为计入广义货币的存款和不计入广义货币的存款两个细分科目,其中大部分都会计入广义货币。截至2022年9月,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规模为27万亿元,占总负债比重为7.2%,其中26.6万亿都计入了广义货币的存款,占比98.8%。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4国外负债
国外负债科目记录的是以人民币计值的对非居民的负债,具体包括以人民币计值的非居民外汇存款、境外筹资和国外同业往来等。其规模在2015年达到峰值后回落,目前国外负债规模约为1.5万亿元,占总负债的比例仅为0.4%。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按照国外负债科目定义,其他存款性公司国外负债与存款类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中的境外存款,以及存款类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中的境外存款存在勾稽关系。这种勾稽关系体现在同比增速基本一致上。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2.5债券发行
其他存款性公司债券发行科目主要包括同业存单、政策性银行债以及商业银行普通债。体现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通过发债来主动募集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市场上金融债的供给情况。截至2022年9月末,债券发行科目规模约37.8万亿,占全部负债的比例约10.2%。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根据中债登、上清所债券托管量数据,2022年9月末,商业银行债券、同业存单及政策性银行债的总托管量为44.1万亿元。同期,其他存款类公司债券发行科目余额37万亿元,两者规模相差较大。
这里我们认为可能需要对商业银行债券进行区分,按照此前中债登的口径,商业银行债券包括普通债、次级债、混合资本债、二级资本工具。由于混合资本债和二级资本工具本身特殊的资本属性,在统计时可能并未被纳入其他存款性公司债券发行科目的统计口径。所以我们仅以商业银行普通债、次级债、同业存单及政策性银行债来进行观察。
根据托管数据,2021年2月之前,这四类债券的合计存量规模与债券发行科目的规模十分接近。2021年2月末,这四类债券的合计规模为31.8万亿,其他存款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为31.4万亿,二者规模十分接近。
但2021年2月之后,中债登更新了《统计月报》的统计口径,并不再区分各类型的商业银行债券。所以在2021年2月之后,这一口径的数据就只能通过Wind或者自行手工维护更新来获取了。
2.6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科目是指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截至2022年9月末,实收资本科目余额为8.4万亿,占总负债比例约2.3%。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历史上看,近年来实收资本科目余额规模增长较快,2016年初规模约4.4万亿,当前规模达到了8.4万亿,占比也从2%缓慢回升至当前的2.3%水平。
实收资本科目规模的快速增加可能是随着商业银行规模扩表,在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要求下,银行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金来满足监管层的要求。近年来监管层多次发文鼓励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来补充资本金,如允许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地方银行资本金等。
2.7其它负债
2022年9月末,其他负债规模高达41.2万亿,占总负债比例约为11.1%,且央行也没有给出更细的二级科目解释,这个科目跟资产端其它资产资产科目类似,又是一个筐,什么项目都往里装。因此在分析其构成时存在较多困难,同时其规模过于庞大不宜简单将其作为残差项忽略。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目前业界合理推测认为其他负债除了银行租赁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之外,还包括商业银行次级债以及部分银行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除外)。下面给出推测过程。
第一、其它负债包括租赁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项目。这个是我们能自然想到的项目。根据上市银行财报,这部分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约3.5%,与其他存款性公司其它负债科目余额占总负债比例11.1%有差距。
第二、其它负债可能包括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前文提到过次级债的属性决定了它不会计入“债券发行”科目。同样,次级债的属性决定了它也不会被计入权益类科目。根据上市银行财报,这部分规模约5万亿。如果计入其它负债科目,二者合计占比达到了5%。
第三,根据资产=负债恒等式,所有者权益必定全部计入负债端。但根据上市银行财报推断,目前所有银行所有者权益规模在28.5万亿左右,但是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端实收资本仅为8.4万亿,这里多出了20.1万亿,如果计入其它负债科目,刚好占比可以增加6%,合计占比达到11%,这与目前其它负债占总负债比例11.1%十分接近。所以,一定有部分所有者权益计入了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负债科目。
03
—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应用截止到此,本文介绍完了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端所有科目,连同《一文读懂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资产端》,我们就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各项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是实体经济货币供给总量的窗口,通过它,可以很好地观察货币创造过程。作为国内信用扩张的重要中介,跟踪其他存款性公司规模的变动趋势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目前国内所处的信用周期。这里分享下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所的两点结论:
1、通过对资产端分部门的跟踪,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目前国内各部门在信用周期中所处的位置。这里把经济部门分为金融部门(其他金融机构与其他存款性公司)和实体部门(非金融机构和其他居民部门),分析下其他存款性公司对两个部门的债权同比走势。
图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从同比走势可以发现,金融部门同比走势大起大落,波动幅度较大。这可能与金融机构的顺周期行为明显有关。另外,金融机构受金融监管的影响力度更大,可以看到在2017年之后,随着监管的收紧,投向金融机构的资金同比增速明显回落。
从总资产同比增速历史走势上看,国内信用扩张的增速在下台阶,这也与国内经济增速等相匹配。在2010年之前,受益于旺盛的出口等,国内经济发展增速较快,相应的实体融资需求也比较旺盛。
2010年之后,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增速逐渐减弱,国内经济加大了对房地产和基建的依赖。这时候受金融监管周期的影响,银行业机构会通过非银金融机构(影子银行)来向房地产等部门放款,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当时对金融部门债权同比增速明显的高于整体水平。
2017年之后,随着金融严监管时代的带来,对金融部门债权同比增速快速下滑,此后也一直处于低增速时代,这也使得总资产同比增速下滑。
2020年以后,受疫情影响,为应对经济下滑,监管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总资产、对经济部门债权和对实体部门债权同比增速均呈现略微抬头的走势。
2,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的增速略领先于社融同比增速。
这可能是因为其他存款性公司作为信用扩张的中介机构在行为上会更具有前瞻性。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经济冷暖银行业先知”。比如在经济下行阶段,财政货币政策率先发力,在货币政策的引导下,商业银行的资金比较充裕,加上信贷政策的推动,商业银行往往会率先开始扩表,但扩表归扩表,钱未必流向实体部门。图片
资料来源: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所合法股票配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