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配置平台 一文读懂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资产端
发布日期:2025-01-24 11:51 点击次数:95图片
我们在2022年10月11日的《一文读懂央行资产负债表》一文中,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各科目进行了详细分析解读。本文将聚焦人民银行每月统计公布的另一张重要报表: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详细介绍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指标意义以及和其它货币金融指标之间的勾稽关系。
这样既能让我们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而且,通过与央行资产负债表、存款类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的项目进行勾稽对比,也能够让我们了解国内流动性的传导情况。
在目前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下,商业银行是货币创造的直接主体,央行通过完善调节银行货币创造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三大约束的长效机制来调控货币供应,从而调节更广义的流动性。
01
—其他存款性公司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MFSM2000)以及《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MFSCG2008)对金融机构的分类标准,其他存款性公司指主要从事金融中介业务和发行包含在一国广义货币概念中负债的所有金融性公司和准公司(有点绕吧?!)。在《关于修订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案的研究报告》(人民银行,2003)中,央行接受了IMF分类建议,将我国其他存款性公司分为存款货币公司和其他存款货币公司。其中存款货币公司主要包括国有行、股份行、城农商行、城市(农村)信用社、外资行和农发行。其他存款货币公司主要包括国开行、进出口银行,以及中资和在我国外资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片
资料来源:《关于修订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方案的研究报告》(人民银行,2003)可见,其他存款性公司囊括了我国金融机构的主要部分,也基本上囊括了与央行存在直接交易的金融机构。
央行一般会在次月的中下旬公布上月的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另外,央行还会按季度公布中资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公司、农信社、外资银行等资产负债表。
从各机构的规模上看,各类商业银行总资产占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的比重达到了95%,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分析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本质上就是在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02
—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
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是实体经济货币供给总量的窗口,通过它,可以很好的观察货币创造过程。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创造的过程是央行先向商业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然后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部门通过投放贷款等多种方式投放广义货币。在这个货币创造的过程中,实体经济部门通过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从金融机构获得资金,然后再通过各类存款将资金回流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将获得部分存款资金以存款准备金的形式存回央行。这一系列操作都将在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留下印记。因而观察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不仅能够看到实体经济货币供给总量,同时还能够看到金融体系向实体经济进行货币投放的结构,以及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资金回流的结构等。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是清晰观察货币流通创造的窗口。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股票配置平台
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资产端来看,目前主要构成是国外资产、储备资产、对政府债权、对中央银行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它金融机构债权、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对其它居民部门债权以及其它资产等科目。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结构中,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占比40%,是资产端最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是对其他居民部门债权,占比20%,而对政府债权占比为12.0%,排名第三。对同业的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和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合计占比为16%。随着近些年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下调,储备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也持续下降,从2011年的15.2%下降至目前的6%。
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负债端来看,目前主要构成是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63%)、债券发行(10%)、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7%)、对中央银行负债(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3%)等。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可以看到,企业和居民存款是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主体,但从历史趋势看,这个占比在回落,从2006年的73.7%下降到当前的63%。而债券发行占比在持续攀升,占负债比例从06年的5.9%提升至当前的10%。同时,央行通过增加对商业银行债权来调控基础货币投放。因而对央行负债占比也从2013年的0.8%提升至当前的3%。
因为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大部分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这反映实体经济获得的融资规模,而负债端则主要是对实体经济负债,这反映实体经济存款情况。所以,相较于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变化更能够有效地反映实体所获得资金规模。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规模与实体经济有更高的相关关系。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可以看到,除2009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爆发期外,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资产规模同比变化与GDP的同比增长保持一致。
从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上看,在过去十几年里,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资产规模持续扩张,从2005年32万亿扩张到2022年9月底的372万亿。规模扩张的背后一方面是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实体融资需求自发性增长。另一方面也与实体部门加杠杆意愿增强有关。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4万亿投资计划推出,中国实体部门加杠杆进度进一步加快。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从2003年3月的126.4%快速增长到2016年末的238.8%,涨幅达到了112.4%。
之后随着金融严监管时代的到来,实体部门减缓了加杠杆的速度,所以我们看到在2017年之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的同比增速中枢明显下滑。
现在,我们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下面我们将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入手,对各个分项的具体含义、历史变化等进行一个详细的分析。
03
—资产端项目详解及变动分析
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结构历史变化来看,过去十多年,随着实体部门的持续加杠杆,对实体部门债权占比逐步攀升,例如随着居民部门加杠杆,对居民部门债权占总资产比例从2005年6%提升至当前的20%,对政府债权占总资产比例从2005年的5%提升至当前的12.5%。而对同业的债权占比则随着金融创新和监管强化而上升和下降,随着金融业务发展,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和金融公司债权占总资产比例从2005年的10.8%提升至2016年的25.3%,而后到随着监管的强化(降同业杠杆,防资金空转),对同业的债权占比下降,到2022年9月末已经下降至15.9%。另外,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下调,储备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也持续下降,从2012年的15.6%下降至当前的6.1%。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3.1国外资产
国外资产科目是以人民币计价的对国外非居民的债权,主要包括库存外币现金、存放境外同业、拆放境外同业、境外有价证券投资、境外贷款等。截至2022年9月末,国外资产余额8.05万亿元,占总资产比重2.17%左右。从走势上看,自2017年以来,国外资产占存款性公司总资产的比重趋于平稳。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在国外资产的构成细项中,境外贷款是主体,从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来看,2022年9月境外贷款5029亿美元,按当月汇率转换为人民币后为35704亿元,占当时其它存款性公司国外资产的44.4%。另外,持有有价证券及投资为2903亿美元,转为人民币为24300亿元,占当时国外资产30%左右。
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国外资产往往来自外币存款,一般的情景是这样的:实体部门通过贸易或投资等渠道获得的外汇向商业银行结汇后商业银行并未向央行结汇,或者实体部门未向商业银行结汇以外币形式形成的外币存款。
举个例子,比如某企业出口商品赚了100美元,按7.23:1结汇给商业银行,企业就获得723元人民币。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国外资产”增加723元;“对非金融机构及住户负债”也增加723元。注意国外资产是按照人民币进行计价的。
银行拿到这100美元之后,如果判断美元会上涨,或者想投资外国资产,亦或是实体部门有借外币的需求,就可能选择持有这100美元,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里计入国外资产。
反之,商业银行如果判断美元会贬值,或者没有开展海外业务的计划,就会向央行结汇,把100美元兑换为723元人民币。
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应该体现为:“国外资产”减少723元;“储备资产”增加723元。央行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资产端“国外资产-外汇”科目增加723元,负债端“储备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科目增加723元,这就是央行口径的新增外汇占款。
从这个例子也能看到,“国外资产”和银行结售汇差额存在较高相关度。另外,实体对外币贷款的需求也往往受到汇率预期的影响。随着强制结售汇制度过去,各部门可自主保留外汇收入。这时候如果银行等预期未来人民币会升值,那么银行更愿意将自己持有的外汇出售给央行,避免外汇贬值带来的损失。同时,实体部门的外汇贷款需求等也会降低。相反,人民币贬值,外汇升值,那么居民、银行等更愿意自己持有外汇。同时,外汇贷款需求等也会比较旺盛。
此外,监管也会影响外币贷款,进而影响其他存款性公司“国外资产”变化。近年国外资产波动下降,与其它指标相关性也有所下降。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3.2储备资产
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储备资产主要由准备金存款和库存现金构成,其中准备金存款包含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是被央行锁定不能动用的,银行的一切投资行为(发放贷款、购买各种债券、同业投资)本质上动用的都是自己的超额准备金。因此超储率是衡量银行流动性的关键指标。
当银行超储率较低缺钱时,银行就会在银行间市场借钱,这时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就会上升;相反,当银行超储率较高不差钱时,银行就会在银行间市场投放资金,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就会下降。因此,超储率与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利率明显反向变动。
除超储率外,银保监会也会公布超额备付金率,其与超储率唯一区别在于分子考虑了银行的库存现金。超额备付金率理论上比超储率更能衡量银行间流动性水平,但考虑到银行库存现金不到6000亿,因此两者之间差别并不大,近年来相差0.3%以内,而且趋势上也高度一致。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其他存款款性公司资产端的“储备资产”科目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的“储备货币”科目。这二者有何联系呢?
在《一文读懂央行资产负债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到央行资产负债表下的“储备货币”栏目包括货币发行(包括M0和库存现金)、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法储和超储)和非金融机构存款三项。
从理论上来看,我们会觉得其他存款性公司“储备资产”科目下的准备金存款和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储备货币”下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应该是相等的。
但从数据上看,这两者之间的数值一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2015年之前,央行口径的“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规模往往会高于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准备金存款,而2015年之后,又会低于准备金存款。
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央行项目下的“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科目有关。按照1998年的文件,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需要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不过从2011年开始,央行按照IMF关于储备货币的定义,考虑到非银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货币派生能力较弱,便不再将其计入储备货币的统计口径。但是财务公司在统计的时候又归入到其他存款性公司口径里面,从而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截至2022年9月,其他存款性公司储备资产余额约22.5万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约为6.1%。具体而言,储备资产的绝大部分由准备金存款构成,库存现金仅占储备资产的2.5%左右。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历史上看,随着近些年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下调,储备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也持续下降,从2011年的高点15.2%(对应存款准备金率21.5%)下降至目前的6%(对应存款准备金率11.25%)。
3.3 对政府债权
其他存款性公司“对政府债权”主要指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的政府债权,包括国债和地方债。截至2022年9月,“对政府债权”科目余额46.4万亿,占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产的12.5%。
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国债还是地方债,都被统一记录在二级科目“对中央政府债权”之中,而没有另外设立科目“对地方政府债权”。
可能的解释是2015年之前地方债主要由财政部代发,因此依然保留了在中央政府层面记账的传统。实际上银行等存款性公司是政府债券持有的主力军,截至2022年1月,53.4万亿政府债券中约74%由银行持有,非法人产品(如基金、银行理财等)、境外机构、保险机构和证券公司分别只占5.1%、4.7%、3%和1.7%。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历史上看,在2015年之前,其他存款性公司对政府债权的规模整体维持在一个平稳缓慢上行趋势,但占比维持缓慢下行。2015年之后,随着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的持续放量,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的政府债规模持续上行。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3.4对中央银行债权
其他存款性公司对中央银行债权科目主要反映央票变化,在外汇占款时代,经常性账户与金融账户“双顺差”为银行间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流动性。在流动性充裕时期,央行会通过发行央票、提高准备金率等方式来回笼市场上的流动性。随着央票退出历史舞台,这部分也基本归零。
对中央银行债权主要由央行票据以及正回购余额构成,其中正回购存量余额为0,央票存量余额约158亿,几乎没有存在感。
央行发行央票体现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上负债端的“货币当局:债券发行”科目。而央票购买方主要是银行,体现在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资产端的“对中央银行债权”科目。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在“外汇占款”时代,其他存款性公司对中央银行债权的规模不断增加。2009年最高曾达到6.5万亿元,其占总资产比例高达8.84%。但在2010年之后,随着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压力逐渐减小以及货币政策工具增多,央行开始逐渐减少央票的使用,并在2014年停止发行新增央票。随着前期票据的逐渐到期,央票的规模快速走低。
与此对应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对中央银行债权项目也逐渐下降至接近为零,截至2022年9月,对央行债权仅有158亿,占总资产比例约0.004%。
3.5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科目主要产生于银行间同业业务,包括同业存单、拆放/存放同业、买入返售以及所购买的商业银行债券等。可见这一项主要体现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或者说是商业银行之间的同业业务往来情况。
同业业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同业业务也加剧了资金嵌套空转,加重了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了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所以,同业业务是金融监管的重点,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优良”传统下,同业业务也是金融创新的重点。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历史上看,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比随着金融创新和监管强化而上升和下降。随着金融业务发展,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总资产比例从2005年的7.8%提升至2013年的18.5%。
而后到随着监管的强化(降同业杠杆,防资金空转),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占比下降,到2022年9月末已经下降至9%,比2013年高点下降了近9.5个百分点。
根据中债登和上清所的托管数据,截至2022年9月份,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同业存单规模为4.98万亿,持有商业银行债券为1.89万亿,持有的政策性银行债券为11.85万亿。
图片
数据来源:中债登
图片
数据来源:上清所
3.6对其它金融机构债权
根据央行给出的统计口径,其他金融机构指除中央银行和其他存款性公司以外的其他金融公司。包括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养老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公司、期货公司、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等。
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的投资也是货币创造的重要渠道,与之对应的科目是负债端对其他金融性公司负债,其大部分都被纳入到了广义货币之中。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截至2022年9月,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科目余额25.70万亿,占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规模比例约6.94%。
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科目规模同样受到金融同业业务发展情况的影响,2010年之前,国内金融同业业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不大。而且受监管机构加强对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的管理,贷款增速和投向均受到严格约束。
2010年后,为规避监管要求,银行开始将资产出表。在初始阶段银信业务开始快速发展,银行通过理财资金等来购买转向信托计划,再由信托计划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城投等领域。
虽然监管层很快加强了对“银信合作”的监管力度,但是在金融大创新的时代,银证合作、银基合作、银证基合作等新型合作模式快速发展,体现为当时国内“影子银行”快速扩张。
当时同业特定目的载体投资从2012年末的3.6 万亿元,迅速跃升至 2016 年末的23.05 万亿元;资金信托规模从2012年末的6.98万亿元,快速扩张至2016年末的 17.46万亿元。
对应于这一时期,我们看到“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科目规模开始明显上升。2011年,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规模3.43万亿,占总资产比重仅有3%左右,到2016年末占比已经达到近11.52%,规模也达到了近26.53万亿元的高位。
但是金融同业业务的持续扩张也为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大量的金融风险。比如通过将表内资产表外化来规避金融监管的方式容易使得金融机构出现资产质量不实,资本和拨备虚高等现象。同时,资金在金融机构空转也导致金融业脱实向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严重影响。
同业业务积聚的金融风险很快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随着2016年金融去杠杆政策、2017年严监管措施的出台,商业银行委外、通道业务等“影子银行”渠道受到严格的约束,影子银行的规模开始持续下滑。
对应于这一时期,“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规模随之开始下降,到目前为止,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占比回落到6.94%附近。
3.7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和对其他居民部门债权
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和对其他居民部门债权是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端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反映银行对企业和居民部门的贷款投放情况。截至2022年9月,二者合计规模约222.08万亿,占总资产比例约60%。其中对非金融机构债权规模148.29万亿,占比约40%。对其他居民部门债权73.79万亿,占比约20%。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历史上看,二者合计占比在60%左右,但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占比在2017年前总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后占比小幅回升,这背后可能与2017年前国内影子银行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资产出表有关,而2017年后监管趋严,资产又回到表内。
对其他居民部门债权占比一直在小幅持续攀升,这背后可能与2008年中国开启城镇化之后居民部门开始加杠杆有关。我们能够看到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05年末的16.9%上涨到了2021年末的62.2%;对其他居民部门债权的规模也从2.2万亿元上涨到了70.3万亿元。
对非金融机构债权主要包括其他存款性公司对非金融机构(可以理解为企/事业单位)的信贷投放、持有的信用债、非标等。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